主页 > 个性心情 >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翻译常考-摘抄57句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翻译常考-摘抄57句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宾语前置句

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4、是《离骚》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认为人生如初见,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变化,因此会有秋风悲画扇的感觉。

5、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取的意见)

6、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南史·王懿传》:“愉接遇甚薄,因至姑孰投桓玄。”唐刘肃《大唐新语·谀佞》:“[姚崇]忿其谀媚……自兹不复接遇。”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宋昌藻,考工员外郎元问之子。天寳中,为滏阳尉。刺史房琯以其名父之子,常接遇之。”

7、一、形容词做动词

8、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明: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0、蝉:蝉蜕于浊秽(象蝉蜕壳那样)

11、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象虎狼那样)

12、这句话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事物的无常变化,是屈原列传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

13、五、名词做动词

14、这一句常被用于描述人生和自然界的变迁,也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怀有的追求美好和不放弃努力的情感。

15、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担任着三闾大夫官职,他有思想、有见解,当时秦国有吞并天下之心,屈原主张改革,建议楚王富国强兵,可是楚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建议,屈原忧心忡忡,写下了不朽诗篇《离骚》,最后投入汨罗江,以死报国。

1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7、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18、明,明于治乱

19、为,楚怀王左徒。

20、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2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

22、四、名词做状语

23、句式归纳如下:

2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25、方正: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直的人)

26、谗:因谗之曰(讲坏话)

2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屈原列传高考常考名句。

2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30、娴,,娴于辞令。

31、状语后置句

3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3、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34、,入则与王议国事

35、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36、邪曲:邪曲之害公也(邪恶的小人)

37、此不知人之祸也。

38、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39、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40、还有译文

41、以,以出号令

42、忧国忧民,爱国忠君。

4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44、明道德之广崇,明是使动用法吗?怎么翻译?接遇:接待

45、楚诚能绝(于)齐。

46、三、形容词做名词

47、遇,出则接遇宾客,

48、二、动词做名词

49、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50、出则接遇宾客,接遇是什么意思?

51、在史记里,司马迁将屈原和贾谊同传记述,说明他们二人的事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52、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继承)

53、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54、志,博闻强志闻

55、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56、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57、贾谊是汉文帝时期的文人,他和屈原一样,看到了国家的弊端,建议汉文帝消蕃,发展经济,汉文帝不听,将他放到地方上去,他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最后抑郁而死。

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常考优选181句 鸿门宴重点句子翻译精选138句 优选爱莲说重点句子翻译一下【72句】 出师表重点句子翻译常考精选266句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赏析【33句文案】 琵琶行重点句子常考翻译精选22句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赏析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翻译手写-148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