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国家成语
1、国破家亡、
2、败国亡家、
3、名高天下
4、成语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5、齐家治国,汉语成语,拼音是qíjiāzhìguó,齐:整治。意思是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成语出处《礼记·大学》。
6、拼音:yītǒngtiānxià
7、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8、天下为公,国家安全。
9、国家大计、
10、修齐治平,汉语词语,拼音是xiūqízhìpíng,意思是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泛指伦理哲学(比如齐家的孝,治国的忠,平天下的义)和政治理论。
11、没有“什么国天下”的成语。
12、开国承家、
13、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4、败国丧家、
15、黼国黻家、
16、成语出处
17、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18、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19、【释义】: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20、国色天香、
21、感彩褒义成语
22、破家危国、
23、扫除天下
24、国而忘家、
25、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26、一国两制,一国之君,国士无双,国之栋梁,举国同庆,举国欢庆,举国上下,举国欢腾,举国之力,富可敌国,忧国忧民,国泰民安,、国破家亡、国色天香、国家栋梁、国难当头,国将不国、国计民生、国仇家恨、国步艰难,国之干城、国色天姿、国富民安、
27、闭关锁国……
28、国仇家恨、
29、[拼音]
30、国耳忘家、
天下国家成语
31、成语解释比喻全国闻名。
32、破家为国、
33、名闻天下
34、国家大事[guójiādàshì]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35、忧国忘家、
36、安国宁家、
37、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肃清坏人
38、倾国倾城、
39、tiānxiàxīngwáng,pǐfūyǒuzé
40、国家多故、
41、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42、国不堪贰、国无二君
4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4、破家亡国、
45、毁家纾国、
46、富国安民
47、国家栋梁、
48、míngwéntiānxià
49、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
50、mínggāotiānxià
51、名满天下
52、类似的成语还有:
53、近义词:独立王国
54、举国上下[jǔguóshàngxià]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55、【出处】:《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56、是一匡天下:
57、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58、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59、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
60、成语解释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天下国家成语
61、亡国破家、
62、殃国祸家、
63、sǎochútiānxià
64、示例: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65、富可敌国
66、爱国如家、
67、天府之国、
68、家亡国破、
69、成语出处《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70、国尔忘家、
71、《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72、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73、感彩中性成语
74、没有含国天下三个字的成语。语意相似的成语有“一统天下”。
75、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76、齐家治国、
77、于家为国、
78、没有什么国天下的成语,相似成语有:名闻天下、名高天下、名满天下、扫除天下
79、意思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成语及解释如下:
80、国家大计[guójiādàjì]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81、匡:匡正,纠正。天下:原指天子的统治力量所能达到的地方,后泛指整个国家。纠正混乱局面,将天下万物纳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82、成语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83、爱国一家、
84、míngmǎntiānxià
85、带国字天下成语,例如:
86、国家栋梁、国破家亡、国难当头”。
87、成语解释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88、国士无双、
89、保家卫国、
90、【全拼】:fùguóānmín
天下国家成语
91、成语用法
92、[释义]
93、家国天下,意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4、国计民生[guójìmínshēng]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95、精忠报国、
96、国家多难、
97、国家闲暇、
98、破国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