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5、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7、【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8、【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3、【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4、【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19、【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20、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1、【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22、【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23、【讲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讲解】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29、【译文】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0、德不孤,必有邻。
31、【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3、【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7、【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8、【讲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3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4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6、当仁不让于师。
47、【讲解】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48、【讲解】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4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0、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5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5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5、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7、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58、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59、【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6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6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5、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6、【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67、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8、【讲解】有智慧的人不会对事情感到迷惑,仁爱之人不会忧愁和担心,而勇敢地人没有什么恐惧的。
69、【讲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7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
7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7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6、【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7、【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指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78、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79、【讲解】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80、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8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2、【讲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83、【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84、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8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89、【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90、【讲解】在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91、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92、【讲解】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9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9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95、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96、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7、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9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9、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00、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1、【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102、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10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0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6、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7、朝闻道,夕死可矣。
108、【讲解】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09、子曰:“君子不器。”
1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2、【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1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5、君子不器。
11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7、【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18、【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1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0、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21、【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122、巧言令色,鲜矣仁。
12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24、【讲解】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2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6、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2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9、【讲解】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3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3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2、【讲解】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33、【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3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3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36、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37、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