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一无所知一:全,都。什么也不知道。
2、问题中的“一窍不开”,汉语中没有该词。疑似询问“一窍不通”的近义词。
3、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4、示例: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茅盾《子夜》六)
5、指的是心窍,人有七窍,一窍不通,意思是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出自《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6、反义词:无所不知,全智全能。
7、上一句:擀面杖吹。
8、所问歇后语如下: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解释:以前用木材做燃料的时候刚点燃的时候需要吹气,主要是增加氧气含量,使刚点燃的木材燃烧起来,直接对着炉灶用嘴吹不行,需要用一个管子吹。而擀面杖是实心的,没办法吹。形容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9、近义词:一无所知,目不识丁。
10、“一窍不通”的近义词如:蒙昧无知。
11、一窍不通。
12、一窍不通(拼音:yīqiàobùtō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
13、这是对某人智商和情商的负面评价,字面意思指某人不明事理,一窍不通;实际意思指这人脑子不灵光,或被迷惑了,做事糊涂,不论人情世故,人之常理,甚至作为违法乱纪,家规祖训的事情,让人不耻。
14、意思是:形容糊涂不懂事理。其中“蒙昧”指没有文化,不明事理。
15、汉语规范词中没有“一窍不开”一词。与开意思相近的通,与“一窍不”组成成语:一窍不通,其近义词是:一无所知、目不识丁。
16、茫无所知一点也不知道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
17、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18、一窍不通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常用于讽刺他人愚蠢和糊涂。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9、在这里指数量词一,没别的意思
20、解释:以前用木材做燃料的时候刚点燃的时候需要吹气,主要是增加氧气含量,使刚点燃的木材燃烧起来,直接对着炉灶用嘴吹不行,需要用一个管子吹。而擀面杖是实心的,没办法吹。形容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