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杜甫全诗
1、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
5、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6、关于作者: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7、全诗解释:
8、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9、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0、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11、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12、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处处写望,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到俯视,描写了泰山神奇秀丽、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3、岳:此指东岳泰山。
14、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15、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19、作者:杜甫
20、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21、赏析: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22、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3、《望岳》的作者是杜甫。
24、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25、杜甫《望岳》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不仅写出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富含哲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6、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27、神奇自然,汇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2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9、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周围的群山,那群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30、《望岳》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望月杜甫全诗
3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
32、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3、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34、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3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6、《望岳》的原文:
3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8、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39、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0、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41、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42、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43、《望岳》的翻译:
44、朝代:唐代
45、一、《望岳》
46、《望岳》八句且中间两联对仗,故而在句数和对仗方面具备律诗的特点,但此诗既押仄声韵,又很不合律诗的平仄格式,因而在关键方面(押韵和平仄格式方面)不具备律诗的特点,故而不是律诗,而是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