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情说说 > 战国策秦策一出来的成语-集合52句

战国策秦策一出来的成语-集合52句

战国策秦策一出来的成语

1、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2、一战而成本身不是成语。成语是背水一战。

3、【拼音】:bèishuǐyīzhàn

4、一句话就说中事情的重点。

5、【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6、一语成谶发音:yìyǔchéngchèn一语成谶就是说某年某月某天你突然说了一句怎样的话,日后好巧不巧这句话应验了,大多指应验在说的人身上。

7、成语出处

8、【举例造句】: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了。理由《高山与平原》

9、荆轲,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他游历到燕国,被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灭赵后,燕太子丹与田光、荆轲密谋行刺秦王。秦国叛将樊於期得知实情,自刎以成全荆轲。荆轲遂携樊於期人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出发时,他吟唱《易水歌》以告别。

10、①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不吉利的预言或不幸言中的意思。

11、如:「你这一句话果真是一语中的,把问题重心都点出来了。」

12、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3、燕市悲歌.荆轲刺秦.一去不复还.无可奈何.变徽之声.

14、一言击中,形容说一次一句话验证成真。

15、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6、“刺股”,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7、以讹传讹[yǐéchuáné]: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18、一举成名

19、一语成谶(yìyǔchéngchèn)

20、图穷匕见

21、出处《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22、示例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3、一战而成、一战成名、一战到底、一站到底、一举成功、一举夺魁、一举夺冠、一举登顶、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一成不变、一蹴而成、一气呵成、一鼓作气、一家独大、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一步登天、一泻千里、一往无前、一路向前、一路向北、一路高歌、一路开挂、一路凯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败涂地、一蹶不振、一本万利

24、冷血动物.悲歌易水.

25、三人市虎[sānrénshihǔ]: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造句:三人市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26、释义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27、一语中的。

28、【成语】:背水一战

29、应该是悬梁刺股

30、一举成名!一战成名!一战到底

战国策秦策一出来的成语

31、图穷匕见。

32、【拼音代码】:bsyz

33、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最终,孙敬成为当时有名的太学生。

34、túqióngbǐxiàn

35、一语成谶的意思是:

36、三告投杼[sāngàotóuzhù]: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37、发音yījǔchéngmíng

38、荆轲把匕首藏在地图里,当地图展开时,露出匕首,史称图穷匕见。

39、形容一句话日后应验有那些成语——

40、释义: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

41、成语解释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42、成语故事

43、英语成语形容一句话说出后竟成真的了?是成语:

44、众口铄金[zhòngkǒushuòjīn]: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45、三人成虎[sānrénchénghǔ]: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6、【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47、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侧目而视《战国策·秦策》反璞归真《战国策·齐策》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狡兔三窟《战国策·齐策四》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一》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中国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五》,意思是说要走一百里路的,走了九十里,只能算完成一半。也就是说,最后“十里”相当于“百里”中的“五十里”。这句成语劝勉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能因为那短短的“十里路”,少加努力,使我们的所做的事功亏一篑。内助之贤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丈夫挥看马鞭,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当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时,她就责他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各国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态度,还是很谦虚,一点也没有自满的意思;你身长八尺,外表比他雄伟得多,只做了他的驾车人,还洋洋得意,显得很睛傲的样子,所以你不会发达,只能做些低贱的职务,我实在替你觉得难为情啊!”御者自从听了他妻子的话后,态度逐渐转变了,处处显得谦虚和蔼,晏婴看见御者突然谦和起来,觉得很奇怪,问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说的一番话老老实实地告诉晏婴。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由这内助之贤的故事,后人把它引伸拙来,恭维人家有贤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对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都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称他有内助之贤。一鸣惊人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48、②谶,预言。一语成谶指本为一句无心的话,竟然变成预言且应验了。

49、“悬梁”,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50、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悬梁刺股”这则成语。

51、图穷匕见.悲歌击筑.切齿拊心.发上指冠.怒发冲冠.

52、荆轲刺秦王是借献图之名,故有成语图穷匕见,亦有图穷匕首见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