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概括和感悟
1、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2、“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为他人作笑谈。”首句“李”、“完”寓“李纨”二字。次句“兰”字寓李纨之子贾兰。
3、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宁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在贾珍儿媳秦可卿的卧室睡午觉。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和“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可卿结婚。婚后,二人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方从梦中醒来。秦可卿听宝玉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十分纳闷。
4、《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5、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
6、恰好这时贾蓉奉父命来风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让刘姥姥尽情领略了风姐的威严和气派,以至于刘姥姥有点语无伦次,事后遭到周瑞家的埋怨。
7、贾宝玉观赏会芳园的梅花后,在侄媳秦可卿的卧房里睡午觉,做了个神游太虚幻境的美梦。梦中,他遇到了袅娜翩跹的警仙幻姑。仙姑邀请宝玉到她居住的太虚幻境一游。
8、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9、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
10、贾雨村:宾朋众多,痴迷官位,奉承贾府
11、“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三春”隐指迎春、探春、惜春,“初春”指元春。
12、贾宝玉的公子哥儿性格已初显,善良,仁义,爱钻女人堆,阴重阳衰,又多情……
13、入室,闻一缕幽香,品“千红一窟”茶,饮“万艳同悲”酒,聆听《红楼梦》仙曲十二支。仙姑又将其妹秦可卿许配给宝玉,并授以云雨之事。宝玉与可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难解难分。次日,二人携手游玩,至迷津处,被雷声惊醒。
14、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揭示出来。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揭示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15、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随了仙姑,来到了“太虚幻境”并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16、李纨:旧封建社会三从四德温顺孝敬的妇女代表。
17、《红楼梦》第五回: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18、“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判词”暗示惜春的结局是出家为尼,伴青灯,穿缁衣终其一生。
19、【林黛玉】
20、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21、林黛玉:父病母亡,寄人篱下,此时的她是悲伤地,敏感的,对贾府有着希冀但又小心翼翼处处赔笑,对于远在苏州的父亲还有思念和担忧,对于宝玉甚至是带一些恭敬,顺从。却又在淡淡的疏离、疑惑中还是有些鄙夷他顽劣不羁的本性的。
22、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
23、红楼梦第五回的内容是林黛玉与薛宝钗的离别;
24、“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判词”前两句写巧姐在贾府势败后,被“狠舅奸兄”所卖。后两句写巧姐母亲王熙凤曾济过刘姥姥,最后也得到刘姥姥的相救。
25、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芝国府
26、《红楼梦》第五回回目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借贾宝玉梦中神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子指引下,看到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主要小姐及其主要丫鬟的命运结局,这一回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这些小姐丫鬟的命运预示这个大家族的衰落。
27、“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根据脂批,小说第十三回回目原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判词是说秦可卿与公公贾珍通奸,伤风败俗的秽行都是从宁国府开始的。
28、《红楼梦》第五回说到,一天,因宁国府内梅花盛开,所以贾珍之妻尤氏、贾蓉之妻秦氏婆媳两人到荣国府面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去赏花。荣宁二府的女眷在宁府的会芳园家宴小聚。
29、“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合而成“凤”字。此“判词”隐寓王熙凤的结局。据脂批,贾府“事败”,王熙凤曾落入“狱神庙”,后短命而亡。
30、扩展知识: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概括和感悟
31、甄家进京祝贺,派人送礼请安。甄家四个婆子给老太太讲说他家宝玉之事,贾母叫出贾宝玉,四人为之吃惊。
32、红楼梦第五回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梦中与可卿云雨巫山,破了处男身,之后又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副册女子的归宿。
33、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敢于反抗封建道德,率性、单纯,多情、温和、善良,怜香惜玉、富有同情心,愤世嫉俗,没有功利心。文思敏捷、重情重义,聪明灵秀。有时乖张顽劣。
34、到了那里,忽见有一座牌坊,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内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诸司。宝玉在“薄命司”里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
35、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36、《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37、“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前两句说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的富贵并不能给她以温暖。后两句说史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间夫妻离散。“湘江水逝楚云飞”,句中嵌有“湘”、“云”二字。
38、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39、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40、探春兴例除弊要平儿请示凤姐后方行。
41、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平。秦氏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
42、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
43、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风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管家奶奶王熙凤。
44、一同去赏花的宝玉中午感觉困倦了想睡午觉,秦氏便领宝玉去午睡。因秦氏平时性格温柔平和、做事稳重妥当,所以贾母最信任她,就同意由她安排去了。宝玉这一睡,就梦到看到了“红楼梦”。
45、红楼梦第五回概括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贾宝玉前往宁国府赴宴,午后宝玉困倦,秦氏安排宝玉午睡,贾宝玉在睡梦之中来到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46、具有叛逆精神,天真敏感、细心淡泊、真实谨慎、聪明灵秀,悟性极强。多愁善感、冷傲孤僻、才学横溢,坦率纯真、自尊自重、尖酸小性、孤傲清高、敏感多疑,目下无尘。
47、甄家人到贾府送礼,提到甄宝玉,贾母让宝玉出来见礼,宝玉晚上梦见了甄宝玉。
48、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49、宝钗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探春却不然。
50、第五回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境。他见到了警幻仙姑,看见了十二金钗主册及副册的内容。册中预示了这些人的命运走向。梦醒后宝玉还是懵懂的。
51、红楼梦第五回是整部书的关键,从第五回里可以看出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
52、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53、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54、王熙凤:不能说是嚣张跋扈,但也是大权在握,深受贾母喜爱,在贾府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可以“放诞无礼”的大笑,负责打点事务,使唤各个仆妇,鲜亮耀眼,心机颇重,对黛玉也是热情中带着些许寡淡,一味显示自己的地位荣宠。
55、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56、《红楼梦》56回概括如下:凤姐生病后,探春代为管理贾府,便对贾府进行了一次针对经济体制的改革。
57、贾宝玉去会方园赏梅花,午睡中梦到警仙幻姑邀请自己去了她居住的太虚幻境。在那里听了仙曲12支,仙姑将其妹秦可卿许配给宝玉,二人难解难分,第二天携手同玩,宝玉被雷声惊醒,原来是做了梦。
58、宝钗要用朱子言论来指导理家,探春不以为然,探春为兴例除弊,要平儿向凤姐请示后正式施行。
59、林黛玉因为被贾宝玉抛弃,心灰意冷,被迫离开薛宝钗,前往贾府;
60、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红楼梦第五回概括和感悟
61、“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子”、“系”合而成“孙”字,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判词”寓意迎春被“中山狼”般的孙绍祖迫害致死。
62、【贾宝玉】
6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64、第五回还有一个回目名称是: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65、探春因庶出而难过。
66、“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前两句写探春虽然才精志高,但时运不佳。后两句写探春远嫁海隅,一去不返。
67、“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68、宝钗言小事用学问一提便高出一层,不拿学问提着,便流入市俗。
69、宝钗夸平儿远愁近虑,不卑不亢。
70、薛宝钗在离别前,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林黛玉,并给她一个玉佩,以此纪念他们的爱情。
71、贾宝玉:可以看出在家族中备受宠爱,初见黛玉时也是表现出顽劣、任性、我行我素纨绔子弟的一面。但从与姐妹的对话来看,还是一个至情至性,呵护姐妹的男子。
72、从第五回的“判词”中,我们已得知《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73、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
74、薛宝钗再次发憷,母亲慢慢地去世,林黛玉被葬身沙河中,窦支大义凛然,王熙凤惊慌失措,贾宝玉终于揭开这背后的另一层极为复杂的结构,拯救了林黛玉,完成了这桩悲剧的故事。
75、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
76、《红楼梦》第五回: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77、《红楼梦》第五回概括: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78、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79、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