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思想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这本书又叫《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10句经典名言赏析,带给您智慧人生!。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二十二章》
4、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之声,互相听得见,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5、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8、最接近于善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润天地万物从而有利于万物的生长,但它却不与万物相争,总是停留在众人皆厌恶的地方,因此也最接近于“道”。至善的人能够像水一样选择居所,心胸善于保持幽静并且深不可测,善于以真诚无私的态度与人们交往,说话诚实守信,从政善于简化处理,做事擅长于发扬长处,行动亦总能抓住时机。正因为他有与世无争的美德,因此才能毫无过失。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1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1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13、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1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5、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7、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8、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大树要从小苗长起;高台要从累土做起;走千里路,要从脚下第一步走起。告诉人们学习要循序渐进。
19、《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以下是《道德经》中的十大名言:
20、虚、静都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与外界的干扰而变得不安。所以老子劝导人们不争功名,不求私欲,让心灵回复自然的状态,顺从自然的法则。
2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5、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26、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7、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9、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3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31、《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意思是学习的人知识一天天增加。告诉人们应当每天都要学习,每天增益。
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33、无为而无不为。
34、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5、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3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3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1、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4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4、功遂身退。
4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6、这是告诉人们适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则,不能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但要注意,此处“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隐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胀,不把持,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4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8、为无为,则无不治。
49、治大国,若烹小鲜。
50、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5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53、大音:美而宏大的音乐,比如天籁。希声:老子曾说“听之不闻,名曰希”,这里的“希声”和“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无声”类似。大音希声:那种宛如天籁一般美好宏大的音乐,总在似有似无、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里。
5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6、无之为用。
57、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8、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
59、知:知道,明白。足:满足。常:经常。知足常乐:知道满足,才会时常感到快乐。
6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2、宠辱不惊。
6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4、无:没有,不存在;未曾发生或出现过的事物。有:存在,发生过或是出现过的事物。无中生有: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中来。后被人们用以形容那些本来没有,却凭空编造出来的事物。
6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6、军队是不详的器具,不是君子就不要使用该器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它。
6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战国·老聃《老子·八十章》
6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70、行:路程。始:开端,起始。足: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怕一千里那么远的行程,也是从脚下开始起步的。比喻无论多么大的事情,都得从头实施,循序渐进来完成。
71、不自我表现,因此才能够通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得到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才能够长久。
72、老子哲学主张人力不可违背自然,不论为人处事或者治国,都要顺其自然。这一点贯穿全书,如,
73、此处原是老子“小国寡名”的政治理想的体现,从中也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学,即顺从自然。他认为在当时,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生活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描绘出一幅各家各户自得其乐的美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