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谭嗣同,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2、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5、为人谦虚第一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7、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8、杰弗逊: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蒙古:骄傲跌在门坎,谦虚走遍天下。
9、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清·郑板桥
10、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11、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12、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13、——司马迁释义: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这是一件小事却能折射出大的道理。
1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5、这是一副对联。作者郑板桥,诗、书、画,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
16、谦受益,满招损。
17、虚心学习的诗句
18、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可以形容一个人位居高位但行事谦逊。其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句是:
19、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20、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21、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22、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
23、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24、——孔子释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能做我的老师的人。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6、苏轼年轻时自负其才,写下“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对联,后被一老者出题问住,就改了。
2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28、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29、北宋徐庭筠《咏竹》,全诗如下:
30、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苏联:谦虚几乎总是和才能成正比例。
31、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2、后来,国画大师李苦禅用“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赞竹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虚心豁达正直的美德。
33、【解释】这里比喻为人谦虚,虚心.4.《竹梅的对联》清·郑板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解释】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34、贺拉斯:谦虚常被误认为是隐讳,沉默常被误认为是怪癖。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6、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37、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周易》
38、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蒙古谚语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0、《伶官传序》欧阳修谦受益,满招损。【解释】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由会得到益处。
41、恬淡游莲幕,谦虚践玉常。
42、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43、喻指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宋代徐庭筠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44、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它的意思是:蝉居住在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这并不是依靠秋风的力量。这句诗用蝉的形象来比喻那些居于高位、德行高洁、声名远播的人,并不需要凭借外在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品质和能力。
4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6、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
51、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诗句也可以形容这一特质,比如:
52、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53、斯宾塞: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朱尔·勒纳尔: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
54、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唐)李欣
55、——郑燮
56、《登白云绝顶》宋刘过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解释】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得盘盘绕绕,登上最高的山峰。
57、它点明了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
5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59、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徐庭筠
6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61、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一个人虽然地位崇高,但他仍然保持谦逊和低调,不张扬,不炫耀,而是以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62、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
63、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64、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65、【解释】这里比喻为人谦虚,虚心.3.《竹》
66、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67、表达谦虚的七首诗句:
68、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69、成绩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70、“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71、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