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晏殊上阙写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附附晏殊《踏莎行》词文如下:
2、踏莎行是一个古诗词的词语,意思是在草地上漫步。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写景手法之一,它能够淋漓地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地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二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
4、踏莎行词牌以晏殊的《踏莎行》词文所对应的格律形式为正格词谱,该谱为双调,共五十八字,分为上、下两片,上、下片各五句、押三仄韵。
5、中仄平平,中平中仄(韵)。
6、词谱如:
7、中平中仄仄平平,
8、格律平仄:
9、踏莎行的正体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
10、(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11、(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12、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13、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14、词文中上、下片的两个四字句都以对偶句为宜。
15、踏莎行有两种意思:
16、一是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
17、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喜朝天”[5]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
18、不是高手,试着翻译柔弱的衣襟缠绕着春天,修长的眉毛写着怨恨.
19、注:(平)、(仄)均表示此处可平可仄。
20、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消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21、②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杨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22、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