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文言文简短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3、白话文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4、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出自宋代:杨万里《舟过安仁》
6、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9、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1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村居》
11、解释:这句诗并非直接描述童年已逝,但其中的意境具有暗喻之意。其中,"白日依山尽"象征时光逝去,"黄河入海流"暗示生命长河不息。这两句诗句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常,正如童年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转折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时光,不畏人生波折,勇往直前。
1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自唐代:吕岩《牧童》
13、答:一句诗句形容童年已逝可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4、拓展内容:关于童年以及时光流逝的诗句,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人生无常,无岁不食,岁晚若无寒燠安知人生?",以及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边初答》中的"戍楼望月到清辉,楚水汉泽涨吴城。"等,都具备表现时光流逝、童年已失的意境。总的来说,在古文诗词中,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人们以诗句抒发心中的感慨与无奈。
15、白话文释义: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1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出自唐代:白居易《池上》
17、白话文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18、白话文释义: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0、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1、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癫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2、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
23、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2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出自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
25、白话文释义: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6、白话文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7、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