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该篇没有明显的停顿,
2、学而第一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注重自我修炼和修身养性。
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4、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顿,但通过分析语句的结构和意义,能够推断出合理的断句
6、方式,也有利于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7、《学而第一》是《论语》的第一章,讨论课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学,我们要怎么学,以及在学习当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里面都有答案。
8、学而第一的是指出了个人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们应该注重自我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以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9、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0、论语学而篇第一章的原文如下: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答: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没有停顿。
14、《论语:学而篇》主要讲了孔子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对待学习。还有学习方法、交友、处事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何对待学习和学习态度。
15、《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6、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完整语义段落。
17、《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8、学而第一的意思就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重视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有真本领。
19、学而第一主要讲的是修养和道德。
20、《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1、延伸:在古代汉语中,语气韵律错落有致,无需标点符号和停
22、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